<
889xnxn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魔尊他追悔莫及 > 第180章
    这样一来,初儿神魂归位之后的种种异样,甚至散心都要跑去飞云阁小住的种种行为,也都顺理成章的有了合理的解释。

    若真如此,灵珠又印随主人神魂,那如今便是隐匿在了初儿神魂之中,若将来此事披露一星半点,她的初儿、她的初儿恐怕登时会成砧板鱼肉,遭众人觊觎!

    宁母悚然。

    丹王如今还在硬撑,若此事一旦让薛灵知晓,事态必然急转直下,初儿危矣!

    好在初儿如今并不在无念宫中。

    旌岚被薛灵“请”回他们夫妇二人的卧房软禁之时,她未曾看到初儿身影,大惊之下以为初儿出了什么意外,直到旌岚说初儿被人救走时才略略安心。

    但在知晓初儿灵珠秘密的那一瞬间,宁母又极度忐忑起来。

    若那救人的莲君有意无意间发现了初儿身上的秘密,打起了初儿的主意,实力悬殊之下,初儿又该如何自保,又能躲去哪里?

    况且他们对魔域莲君一无所知,莲君又是为了什么救走了初儿?

    宁母只觉心头一团乱麻,急的直打转。

    旌岚却劝自己冷静。

    无念宫破之时,旌岚曾与莲君打过照面,旌岚认为莲君对初儿并无恶意,看初儿的眼神反而带着一闪而过的奇怪珍视,虽不知缘由,但他也是因此才放心莲君将初儿带走。

    她与旌岚年少夫妻,风风雨雨几百载,旌岚看人眼光向来毒辣,她自是信的,如此她才略略心安。

    如今看到了初儿活生生的且好端端的站在自己面前,宁母那一颗惴惴不安的心才彻底放回了肚子里面。

    宁母摸摸安又宁的头,语气黯然下来:“你父亲如今还在无念宫中,未曾脱身。”

    话音刚落,小厮就上了待客的茶水。

    安又宁这才按捺激动想起扶宁母坐入椅内,为她奉茶润嗓,小厮退了出去。

    “娘亲赶了许久的路,先歇歇。”

    初儿自打神魂归位,其实性子非常纯粹,爱恨分明,十分好懂。

    尤其宁母事到如今与之相处也有不短时间,她立刻就察觉自家小孩内心沸腾的忐忑和强抑的忧虑。

    宁母放下茶杯,轻轻拉着他的手,叹息着开口道:“灵珠一日不出,你父亲便无性命之忧。只是我这次勉强借莲君之手脱身,必然触怒薛灵,想来无念宫宫防又会多上几层,以后再去营救,怕是更不容易了……”

    确认父亲安危,安又宁暂时松了一口气,接着他忽然意识到什么,敏感的狐疑出声:“莲君?母亲此次脱身与他有何干系?”

    宁母其实也有些惑然。

    他们虽被困于无念宫,但魔域莲君名头太响,他们后来多多少少也了解到魔域这位的事。

    起于微末,搅和进魔域内乱,怎么看都不是个简单的人。尤其宁母被救出之后,她亲眼见到了莲君本人,只觉他喜怒无色,心思莫测,如今又已然稳坐高位,何苦大费周章费心劳力的去救与他不相干之人?

    这于他有什么好处?

    况且莲君对她态度尊敬,一路照顾十分周到。

    宁母百思不得其解,便于回程路上试探于他。

    莲君的回答却出乎意料的简单:“我答应了人,会‘请’宫主与夫人出无念宫。”

    安又宁睁大了眼睛,忽然想起莲君对他的救人承诺,虽然他从不曾寄于希望:“他这么说的?”

    宁母看了眼眼前的儿子,点了点头:“他说,君子重诺,虽然他不是什么君子。”

    宁母再次回忆起莲君当时说话时的神情——多日沉冷的面容竟缓和了些许,就连平日里冰冷的眼神都罕见的弥漫出一丝几乎无法捕捉的温情。

    她担忧的看向安又宁:“初儿,你老实和我说,你是不是……是不是答应了莲君什么勉强自己的事?”

    安又宁有点楞,没明白宁母话里的意思:“什么?”

    宁母看着眼前的傻孩子,拉了他的手道:“虽然我不干涉你的感情,也不在意那莲君是何身份,但你与他相识不过几月余,你又是个温吞的性子,不像轻易陷入感情的人……但回程路上,我看他说起你的眼神并不算清白,你是不是为了我和你父亲,委屈了自己?”

    安又宁明白过来,宁母就差说,莲君救他们是不是因为他出卖了自己委身他人。

    也不怪她会这么想,莲君做的事听起来就很费力不讨好,是桩不折不扣的赔本生意。

    安又宁却知晓自己魅力并没有这般大,尤其是古往今来,对任何掌权者来说,样貌几何都向来只是个可以消遣的玩意儿,不值一提。

    “娘亲你误会了,”安又宁想了片刻,斟酌道,“他说助我是因为有想要的东西。”

    “我曾想过他想要什么,”安又宁回想道,“思来想去,起初孩儿以为以他如今的身份立场,他也许是不想腹背受敌,所以才对正道示好,救了孩儿……可后来他收复魔域的速度太快了,以他收复的实力应该不会怕才对,尤其是如今正道也是一片混乱……”

    “所以孩儿如今便觉得,他也许有问鼎天下的野心。”

    安又宁小指下意识蜷了蜷,宁母立刻察觉,轻轻的拍了拍他的手背,舒缓他情绪,安又宁紧绷的身子才稍稍放松下来:“孩儿以为,他此时救人,可能是缓兵之计,表面说是救人,实际是要将你我困囿于此,事后说不定要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于正道前挑衅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