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9xnxn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一百二十二节 袁子光
    要让难民们在济州岛过冬,要让伏波军在山东半岛自如的活动,联勤总部必须要解决冬装。

    最廉价方便的解决手段当然是制作棉袄棉大衣。成本低,保暖效果好。在物质条件充裕的条件下,是首先解决方案。

    企划院有足够的棉布,但是却没有多少可以填充用的棉絮。海南岛的棉huā种植业主要由黎民操持,他们的种棉广泛,但是产量有限,而且也没有做棉衣棉被的习惯。所以在本地没有棉絮可用。

    如果硬要做棉衣就只能用木棉填充。木棉不太适合纺织,但是纤维中空,浮力很无元老们用它来制造救生衣,凑合一下充当棉袄的棉絮大约也可以在保暖性上它应该是足够了。木棉的储备也算充裕,可以制作一部分棉袄。

    企划院也有羽绒的储备从宰杀的鸭鹅的羽毛中挑选质量好得清洗干净之后储备起来就是准备将来做羽绒服的。不过郑尚洁等几个女元老的时尚社团做羽绒服的尝试已经失败了。羽绒服看似是充了羽绒的棉袄,实际技术含量却不低,特别是羽绒服的面料,要确保羽绒不出现“钻毛,的现象。在旧时空,是依靠了特殊的化学纤维织物才做到的,在临高用纯天然的纺织品:无论是棉布、麻布、葛布、呢绒还是稀罕的蕉布,全都达不到要求。郑尚洁、艾贝贝等人尝试了所有她们能找到的材料,甚至还考虑在内部敷上一层油纸,但是最后全部失败了一羽绒服的复刻在最近几年是不用想了。

    最后就是呢绒了。这种羊毛织物过去企划院就在澳门收买了一些,从芶家庄的战利品中又缴获了一部分。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协定签署之后,荷兰人又向临高运销了一部分呢绒。总数大约有五六千匹,呢绒主要是青色、黑色和红色的。当时收买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伏波军和外派人员前往北方地区做秋冬服装用。

    剔除里面过于单薄的高级细呢绒,余下的粗呢是做军大衣和毯子的好材料。洪璜楠知道,相比之容易受潮的棉袄,呢大衣有相当的防水性。在沿海那样湿度很大的地区活动,呢服装比棉袄要合适的多。

    海军一直穿呢子短大衣,并非仅仅是出于“洋气”的考虑。

    洪璜楠组织联勤前指班子给企划院写了一个备忘录,要求拨出足够的材料制作发动机行动的所需要的冬装。

    用呢子为伏波军海陆军制作军大衣和冬装制服。在1631年冬季前至少要准备4500套呢子冬装。另外还要为伏波军准备具备保暖功能的军靴一一最好具备一定的防水功能。

    从减少成本,节约材料的考虑,海陆军呢大衣均按照短大衣的款式制作,作为配套供应呢子或者棉质军帽,另外再供应保暖手套和袜子。

    按照旧时空的标准,军人的保暖手段和袜子一般用羊毛制造,取其轻便保暖防水。但是临高没有羊毛,当然也没有毛线。洪璜楠退而求其次:用临高目前广泛在工厂中使用的劳保棉纱手套代替。至于保暖袜,也采用类似的做法:用粗棉纱编制成线袜。

    这样的装备在济州岛不成问题,洪璜楠不知道小冰河期的山东到底冷道什么地步。这些手脚保温措施在零度以上还能凑合,如果气温低到零下五六度的时候,就有点顶不住了。

    棉袄是供应难民的,洪璜楠在备忘录中写道:尺寸不妨大一些一一不仅可以穿着,还可以当被子用。棉袄要尽量结实特别是面料。这样在南送难民之后,换下来的棉袄可以拆洗之后继续给下一批人员使用。联勤前指估计,在1631年年底前要准备10000套棉袄。难民需要的保暖的鞋子不好解决,洪璜楠只好不管了反正赤贫的农民冬天一般也穿不上鞋子,只要能捱到济州岛,总不至于把脚冻没了。

    因为服装太过简陋,而且肯定会出现数量不足的问题,所以在济州岛和山东都得有足够能够遮风避雨的建筑物来保护他们免受风雨和寒冷的侵扰,同时提供起码的安全保证。营区还得有转运人员和物资的交通设施。

    本时空的谈不上什么港口设施建设,能让伏波军海军的大型船只直接靠岸停泊的码头是不存在的。前指计划在在登州和江浙的转运地点要建设1000吨级简易码头各一座,在济州岛和台湾高雄地区需要建设3000吨级码头各一座。

    山东方面需要建立2~3万人口规模的临时营地,江浙方面需要建立1~2万人口的临时营地。根据殖民贸易部的建议:济州和高雄地区还需要建立能容纳5

    万人规模的接收检疫营地。建设这些营地的建筑材料一部分现地调达一部分从香港运出。大概需要运输3000吨的建筑材料和设备。

    另外卫生部评估难民每月所需的医药用品和净水剂等大概为10吨。

    同时在山东设立一座日处理水2万升的净水厂,在高雄和济州岛设立日处理饮用水5万升的净水厂各一座。

    为保证济州岛、高雄地区的蒸汽动力设备需要和民用燃料需要两地每月各需要1000吨燃煤。

    在高雄和济州岛各设立一个船舶补给站,同时对船只进行简单修理。现在造船工业还没有能力广泛的设点,也没有足够的工人和大型机械。洪璜楠打算在当地只建少量的简易设施比如沙滩船台、简易绞盘和吊杆。再储存若干船用资材。另外改装三艘修理船。配备专业工人和设备、工具,轮流在高雄和济州岛的港口内执勤为船只进行维护和修整。

    洪璜楠看完了前指刚刚编撰的供应方案的草案,小小的吃了一惊。发动机行动的规模真不小,比之于巨人行动尽管运输的物资种类有所减少,但是在数量和运输里程上远远超过了巨人行动,组织的复杂程度一点也不比旧时空小。

    “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洪璜楠想“先把衣食住行解决了,事情就算是成功了一半。”

    清晨的曙光照耀在临高大地上。

    悠扬的钟声叮当叮当的响了起来在产业报国一切金属归元老院的临高,金属钟是一种极少见的物件。

    随着钟声的响起,文澜河河畔的一大片红砖和木结构房子里响起了许多声口令:“起立!”

    “敬礼!”

    “坐下!”

    这里是芳草地国民学校。元老院教育系统的中枢帝国的未来精英和骨干的摇篮。

    伴随着每个班班长的口令,学生们开始了今天的第一节课。

    简陋的白坯木的教室门一开,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穿着蓝色土布的“干部服”急匆匆的走了进来。他身上具有宅男的一切特征:眼镜、肥胖、乱糟糟的头发大概就是《学园默示录》里平野耕太和《命运石之门》里桥田至的样子。不过他确实元老们中为数不多的合格的教师。

    “起立!”

    芳革地国民学校成立两年多来,平日的课堂礼仪按照习惯固定下来了,这位名叫袁子光的穿越者早已习惯这样的生活。他对站起来向他行60度鞠躬行礼的国民学校高小部二年级的学生们还以45度鞠躬回礼。

    随后用目光扫视了下整个教室。

    三十个人的班级雅雀无声…芳草地国民学校执行的是男女合班制度。尽管在旧时空,男女分班甚至分校的教育逆流又渐渐成为一种小

    资和有钱人的时髦。如果但是在本时空,打破男女的社会隔阂,促进现代式的男女关系是元老们“移风易俗”的一个重要工作。除了少数专业性的班级是单性别班之外均为男女各半。

    芳革地国民学校的教室,象极了袁子光曾经去过“交流”的不发达地区的乡村小学。简陋的白色石灰墙面,木制的窗户,没有油漆的白坯课桌椅。连教室后面那块专门用来出黑板报的黑漆录落的简陋木板也那么的神似。

    他注意了一下黑板报上的最新宣传板报…“狠抓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理论灌输这是元老教师的首要任务之一”。这句话是被印在最近传达到教育人民委员会和芳草地的文件上的说得,让胡青白为首的专职元老教师们无从适应,因为文件里提了好几个“首要任务之一”以至于大家对到底什么才是“首要任务”产生了分歧。

    黑板报上根据宣布部的最近一期《舆论导向》文件,胡青白出得选题是“大明的天灾人祸”

    各班级还要进行评比。里面的内容有学生按照指导教师的指导从图书馆的资料里找来得,也有学生自己的切身经历的。密密麻麻的白色粉笔字几乎写满了黑板,报头画得很拙劣:袁子光勉强看得出上面画得是一个破篮子和一个骷髅。